王晓静:桥牌是一项可以打到七十岁的运动
左三 王晓静
(记者 王皙)8月25日,第十八届亚运会桥牌项目进入到第5个比赛日,其中男子团体、混合团体、超级混合团体三个小项的循环赛部分赛程将于今晚结束,届时各小项循环赛积分前四名的队伍将晋级半决赛。据中国桥牌队教练员之一王晓静介绍,从目前队伍的积分来看,中国队在三个项目中出线形势都很乐观。
“桥牌观赏性不强,但国内参与度很好。”王晓静介绍,他在九十年代就进入国家队,从运动员到教练员,他一直没有离开桥牌运动,“中国桥牌在八九十年代发展较快,之后有所衰减,但近年来桥牌人口正在逐渐回升。”他提到,近年中国女队的实力很强,对国内桥牌的发展也起到了反向推动作用。
本次代表中国参赛的桥牌女子选手中,56岁的朱爱萍是整个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年龄最大的,但放在亚运会的桥牌赛场上,她只能算是“年轻一辈”。
本届亚运会所有参赛运动员中,年龄最大的几名选手均出现在桥牌赛场上,其中年龄最大的菲律宾选手Kong Te Yang已有85岁。“这就是桥牌运动的特点,选手的职业寿命非常长久,青少年可以打青少年比赛,老年人有老年赛,从十四五岁打到七、八十岁都没问题。”王晓静说,桥牌运动员的黄金时期在三四十岁左右,那时选手的各方面水平都比较成熟。
而提到桥牌进入亚运会,王晓静显得非常感慨。“桥牌进入亚运会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,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度提高了很多。”近年中国桥牌在世界单项比赛上的成绩可以算非常优秀,也让更多人对桥牌运动产生了兴趣,王晓静坦言,桥牌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难。
“同为智力运动,像围棋等项目的计算非常复杂,能在世界棋坛上名列前茅的选手,一定有很好的天分,但桥牌则是‘普通人’的运动。”王晓静说,和“单打独斗”的围棋不同,桥牌项目除了计算能力外,更重要的是与队友的配合,考验彼此的信任与默契,“即使是普通人也有可能在大赛中打出很好的成绩,它的门槛很低,成为一个好手没有看起来那么难——当然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,这也是桥牌吸引他的魅力所在。”
迄今为止,王晓静投身于桥牌运动已有数十年,可以说经历了国内桥牌运动发展的风风雨雨。“国内推广桥牌主要的困难是欠缺师资,北上广等大城市推广比较好,但绝大部分地区还是比较薄弱。”而此次桥牌进入亚运会,或许将成为一大项目发展的“助推器”。